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部署,完善教材建设表彰奖励制度,选树教材建设典型标杆,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依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国教材〔2025〕2号)、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二届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决定开展教材建设奖推荐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版或重印,正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 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数字资源、数字教材等。参评教材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教材政策及管理规范。
2.不参加评选的教材:各类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境外教材(含翻译教材),与教材配套的图册和活动手册等不参加本次评选;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或主编的人员主编的、与马工程重点教材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曾以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形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以及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且未改版的教材不参加本次评选。
二、推荐指标
我校推荐第二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研究生教材申报限额5项(含推荐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各教学单位组织初评并择优推荐。
三、推荐遴选条件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2.体现中国教材建设的特色实践和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有利于增强中国教材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鼓励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的教材、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冷门绝学教材以及在某学科(专业)领域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教材参评。
3.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阐述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选材恰当准确,内容编排科学,文字准确流畅,图片精准适配,及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
4.封面和插图彰显立德树人导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中国艺术风格,符合大众审美习惯,反映学科特点,图文相融、美观精致、积极向上;版式设计专业,装帧印刷美观,合理有效降低印刷成本,绿色环保。
5.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学生认知特点,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6.教材配套资源丰富,使用监测、培训等保障措施到位。使用评价好、师生认可度高,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原则上应经过2年以上(含2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不同版次的同一种教材使用时间可累计计算)。
7.教材具有良好的社会评价,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违反师德师风问题。
四、推荐遴选要求
1.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和质量要求,且为同一主编,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选择“全册”类型申报的教材,若“单本”教材未达到入选标准,则“全册”不能入选。
2.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五、申报程序
1.二级院初评:由教材申报负责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学院将初评排序结果填写到汇总表内(附件1)。
2.学校评审:研究生部根据省教育厅分配的申报限额,组织专家对推荐教材和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确定推荐教材名单并进行公示。
3.网络填报:推荐教材名单公示结束后,分配教师账号。由申报教师按要求在系统填报申报材料,拟确定推荐全国教材建设奖、省教材建设奖,系统填报要求及网址另行通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应由学院党委牵头成立评审领导小组,认真传达、充分动员,精心组织,切实组织做好奖项的申报和初评推荐工作。
(二)严把评选质量关。各学院要严格把握评选条件,突出评选导向,严格评审标准,将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选推荐的首要标准,对政治上存在问题、出现违法违纪情形或违反师德师风问题、社会形象负面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严格评选工作纪律。各学院要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规定程序组织评选工作,利益相关人员要主动回避。对在评选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渎职或者弄虚作假、借机谋取私利、 收受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各类“跑奖” “要奖”行为, 一经发现并核实,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七、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材料
1.第二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全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推荐汇总表(签字盖章PDF扫描版,附件1)。
2.第二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全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加盖学院公章PDF扫描版,附件2)。
3.教材电子版(必须提供)。提供纸质教材最新印次的完整PDF电子版(从封面到封底的完整版本),全册教材的不同分册分别提供不同文件。数字教材提供全部教材内容电子版或提供能够查看全部教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提供纸质教材最新印次的完整PDF电子版,以及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或能够查看全部数字资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
4.所有作者政治审查意见(须提供PDF扫描版,模板见附件3)。作者单位一级党委对作者进行审查,对政治思想表现情况进行评价,确保作者的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无违法违纪等记录。教材编写成员涉及多个不同单位时需要各单位分别出具意见,并由所在单位党委盖章,格式要求从申报平台下载。马工程重点教材作者不必提供。
5.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必须提供PDF扫描版,模板见附件4)。教材出版单位对申报教材的编校质量自查后,按要求提供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并加盖出版社公章,全册教材的不同分册分别提供不同文件。
6.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必须提供PDF扫描版,模版见附件5)。由教育部相关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相应组织或三位成员分别实名评价并盖章、签字,并留下联系方式。评价人不得是本教材的作者。
7.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必须提供PDF扫描版)。教材出版单位提供教材主要使用高校名单及使用情况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
8.版权信息及CIP数据(必须提供)(附件6)。版权页截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查询截图,如CIP数据中无“教材”字样的,须再上传内容提要或前言或后记中可以证明本书为教材的相关内容截图。
9.其他材料(可选提供)。其他佐证材料,限2份以内。
每种教材单独设置文件夹,以“学院简称+教材名称+申报人”称命名,内含以上第2-9项材料(材料无需合并)。
(二)报送时间
请各单位于2025年7月8日17:00点前,将以上材料PDF扫描版、可编辑word、excel版发送至邮箱528554592@qq.com。因申报工作时间紧凑,请各学院务必按要求报送,逾期将不予受理。
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459-6504792
研究生部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