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介绍
新能源专业是未来保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焦点和战略制高点。由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兴起,不仅有利于解决新能源领域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薪酬低的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2023年5月份就业数据显示,新能源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高达64.4%,高出全行业5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招聘竞争指数为62.3,相当于1个招聘职位数可收到62.3份简历,高于全行业47.2的竞争指数。在学历要求上,新能源企业的本科生招聘职位数占比为38.5%,明显高于全行业的23.2%。因此,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开设“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应际而生。
本微专业配备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优良,年龄分布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博士生导师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龙江学者1人,省青年创新人才1人,省博士后青年英才1人,省青年托举人才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注册设备师3人。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解决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专业问题的能力,能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系统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将为我校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更为快速的成长通道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目标
目标1:具备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
目标2: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目标3:具有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目标4:具有解决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专业问题的能力;
目标5:能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系统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学制与证书
修读年限为一学年。
完成各门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即可获得对应学分;学分修满后方可授予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证书。
四、招生对象
1.具有我校学籍的普通全日制三年级(五年制专业为四年级)及以下本科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
2.主修专业为非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类、非能源动力类专业大类;
3.符合所申报微专业其他要求的学生。详见附件1《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东油校发〔2023〕141号)。
五、申请条件
1.截至报名时,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含限选课程)均已修读合格,包含报名所在学期课程成绩;
2.无任何违纪记录;
3.满足相关文件要求且学有余力的非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类、非能源动力类专业学生。
六、课程设置
课程主要包括:
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总学时 | 总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开设学期 | 上课方式 |
课内教学 | 实验教学 | 实践教学 | 实践周数 |
必修课程 | 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专业导论 | 2 | 32 | 32 |
|
|
|
| 5 |
|
传热学 | 2 | 32 | 26 | 6 |
|
|
| 5 |
|
工程热力学 | 2 | 32 | 26 | 6 |
|
|
| 6 |
|
新能源供热工程 | 2 | 32 | 28 | 4 |
|
|
| 6 |
|
可再生能源热利用技术 | 2 | 32 | 16 | 16 |
|
|
| 6 |
|
合计 | 10 | 160 | 128 | 32 |
|
|
|
|
|
七、修读方式
每周周末等空余时间进行线下授课。
八、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9月8日-10月1日
报名方式:填写附件2《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报名申请表》,发送至邮箱lcy57649976@163.com。
报名咨询:QQ群-781583801
九、录取方式
报名人数如果超过招生人数,将根据该报名学生成绩择优录取。
拟录取学生名单统一报教务处审批,学生可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网页查看录取名单。
十、学费
按照学校学分制收费有关规定,微专业按学分收取学费1000/人。收费方式另行通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则视为自动放弃修读资格。
十一、附件
附件1《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东油校发〔2023〕141号)
附件2《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微专业报名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