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院系公告 >  正文

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2020工作总结

来源:外国语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6/18 21:17:40

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我院各项工作。现将这一年我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过去一年多来主要工作的回顾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学院领导班子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始终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以学促做,做到学习有记录,讨论有体会,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思路,推动工作迈入新台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组织“三会一课”,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政联席会制度。实事求是开展经常性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沟通中凝聚共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心谈心,增加了解,增强信任,增进团结。班子成员继承发扬“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东油精神,适应新形势主动作为,树立领导班子良好形象。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抓紧抓实抓靠。严格执行《条例》和《准则》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及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切实防范廉洁风险,进一步加强作风整顿,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

学院教学、科研等重点工作推动落实情况

1.大学英语教学持续改革

2019级分分级动态升降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020级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19级学生二次考试后四级通过率即年累计通过率为30.8%,实现了2019级大学英语四级年增率30%的目标。2020级学生入学四级通过率相当于1.2%,因疫情影响,有些辅助措施没有条件实施,2020年底,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21.6%。为实现学生毕业时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达85%,大学英语教学要持续改革。

2.辅修专业得到了正式批准

根据国家、社会、行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院申报“英语”和“俄语”辅修专业,成功获得了学校、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批准,旨在培养“英语+商务+石油”和“俄语+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英语辅修年计划招生90人左右,俄语辅修计划招生45人左右这两年,招生状态良好。学生毕业将获得国家授予的辅修专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双论证”提升了专业认知

以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侧为瞄准镜,校准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定位点,进行了英语专业和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和专业结构优化定位的调研与论证,依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两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和专业结构优化方案,若要突破现状,做强做优,仍有待于进一步工作和开拓。

4.教研项目获得新突破

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本科高校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这是我院国家级大创项目的突破,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量上年度的突破,也实现了本年期的目标。

5.线上教学收效良好

疫情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为新兴技术推进创造了进程。过去在我院难于实现的双平台无纸化在线考试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教师们克服困难,极尽所能,已熟知许多不同的软件平台,掌握钉钉、学习通、腾讯课堂等主播平台,能够灵活运用QQ群、微信群等线上线下讨论和答疑,并能够全程进行线上云监考。线上教学与教学实践达到了新的水平

6.组建“外语+”学术团队

学校强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推出“专业+外语”的培养模式,而“外语+”的理念,也逐年得到外语界广泛认同。为突破传统思想束缚,2020年,以组建“外语+”学术团队为突破口,通过学习、培训、参会等手段,研究突破方向,嫁接先进技术,提升淬炼学术团队。

7.科研氛围日渐浓厚

2019年争取到“艺体外”专项科研基金以来,参加“艺体外”项目教师数已达到学院教师半数以上,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实践和科研的积累。大部分教师由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边界不明的几年后,科研项目如何申报、经费如何预算、横纵项目管理、课题如期验收等,科研脉络日趋熟练;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提升学术、科研凝结团队、科研凝结大创等,科研意识显著提高。

   8.研究生工作规范有序

2020年度招生与毕业顺利完成:完成2020级招收10研究生计划,顺利毕业2020届9名研究生。研究生日常管理规范:2019级7人和2018级14人,全部顺利完成开题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疫情没有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工作。学生安全,导师指导有方。

9.实验室建设完成

一是专业语言实验室:历时2年,在学校采购办论证后,到市采购办审批与答疑,1个实验室拆成6个标段,每个标段都要单独到市采购中心招标、流标、再招标41座同声传译实验室与32座机辅翻译实训实验室在2020年底完成建设,通过了校院专家验收,研究生语言实训基地落地。

二是大学英语语言室:学校拨付我院经费,但基于没有建设场地,恰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中心设备陈旧,有场地无经费,我院与其联合共建240座终端,并安装了语言教学软件2020年底完成建设,通过校院专家验收,本学期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建设,后续有望申请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点、英语专业四八级考站。

10.综合改革见成效

一是我院能够资助外译译著出版2018年学院党委决定,申报翻硕MTI本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又准备学术成果,“大庆精神”一书外译成英语和俄语版,当时组成了两个翻译组2020年底,俄语版已完成译稿,正在三审三核,2021年值此我党百年华诞可正式出版。二是谋划经费渠道趋于稳定,在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学院自行举办校友晚会,面对疫情之时,教师自觉为毕业生打包爱·邮祝福,既体现了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也体现了自谋经费的硬道理。

11.学科融合申报初见成效

2020年,外国语学院与人文科学学院学科融合,联合申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获得省内批准,待国家批复。这是拓展“外语+”学科方向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突破,并对外国语学院未来继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也为辅修专业打开了一扇窗。

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工作

1.多角度加强思想引领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铁人精神,奏青春凯歌”为主题,通过征文、演讲、观影、知识竞赛、快闪、拍摄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近“铁人”事迹,感受“铁人”精神,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发挥阵地主渠道作用

以大学生党支部和院团委为依托,围绕重大节点,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纪念建党99周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等系列活动。持续有效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的学习,组织24个团支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精神等,切实发挥广大青年的思想引领作用。

3.全方位培养素质教育

持续加强学风建设开展“成就梦想,传递希望”就业经验视频分享会,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在校“第三届寝室文化节”评比中,我院取得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20年在疫情期间,圆满完成了“打包爱·邮祝福”毕业生离校工作,教师的爱心奉献感动了毕业生和家长。

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

1.安全护校护家

师生交通人身安全、日常水电安全等,时刻贯穿于我们党政工作中。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的安全巡查、定期的学生寝室走访、无定期的安全抽查,及时通报整改,使得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按学校要求,建立了安全双重机制台账,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

2.防疫复学复课

2020上半年,全校精心组织开展“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线上教学,全院教师在纸质教材没到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实现了“师生不感染,教学质量不下降”。辅导员每日监督学生的健康状态,统计学生出行轨迹,引导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下半年学生返校,办公室严格遵守学校防疫流程,日报、轮流值班、定期通报、发布省市疫情文件等,保证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理。

二、2020年缺失的工作

1.人才流失严重。2020年全球遭受新冠肆虐而伤痛,我们外国语学院却因人文环境、物质待遇及人才政策壁垒痛失3位博士,是我们学科建设、专业评估急需要的博士,是外国语学院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损失。

2.学科申报未达目标。至2020年底,主要缺少高水平论文和译著的条件专业翻硕(MTI)未能申报其原因:我们的教授、副教授们有份量的东西太少,二是为专业发展、为学科建设牺牲自己而用心谋划的教师太少

3.拓展国际办学因疫情受阻。2019年底与俄罗斯几所高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合作培养插班生,推进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但疫情来袭,致使项目无法实施。

三、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主要目标

1.实行“丰翼行动”、保障学生就业敲门砖。学校坚持“一体两翼”的教学特色,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质就是“丰翼行动”,至“十四五”末,努力实现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80%。

2.专业“三率”育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抓住“三率”,持续提高学生的专四专八过级率、考研与出国读研的升学率、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率。

3.申报MTI硕、改变学科专业布局。鉴于国家教育“双一流”与“双万”计划态势,外语与学校主干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石油石化翻译专硕硕士点(MTI)是学科建设的当务之需,必须克服困难,积累达到学科条件。

4.致力吸引人才、保障学科专业发展。无论学科建设,还是专业评估,都离不开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的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内稳外引”:一是积极支持教师取得博士学位,二是推动改变学校人才政策,三是“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

5.推进产教融合、保障专业素质提升。“引企入教”,把企业的专家纳入学校的课堂,能够持续培养师生专业综合技能;增强师生创新创业的洞察能力;也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良好契机。

6.建设科教平台、满足外语发展需要。整合相关资源成立“数字语言创新服务中心”,开拓语言实践实训功能,开展全校硕博研究生远程文献翻译培训,磨炼“外语+”学术团队,尝试拓展外语与主干学科的融合

7.成立学术团队、适应学科专业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力度,必须建设有效的学术团队,这是我院的发展短板,“众人拾柴火焰高”,若要实现突破,形成科研特色,离不开学术团队。

我们要着力发扬“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合作精神、脚踏实地永不松套的实干精神、负重前行不甘落后的争先精神、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奉献精神”,创新治学理念,助力教育强国,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版权所有:2019 东北石油大学

   黑ICP备14003409号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邮编:163318

   服务邮箱:Webmaster@nepu.edu.cn

  

今日共计访问量:
本站共计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