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黑龙江首批试点建设的七个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正是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地。这些创新创业生态圈紧密围绕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布局,高效汇聚项目、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加速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新动能。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探访我省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现场感受生态圈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思与谋、践与行、破与立。
走出实验室,走进厂房,在科研带头人与企业当家人之间切换,李玮早已深谙其道。
油城的初冬天高云阔,恰如李玮的心情。在大庆高新区智能钻采装备产业园,身为负责人的李玮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产业园依托油气钻完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破岩与高压水射流实验室建设,将打造集页岩油智能钻采装备研发、中试及产业化一体化平台。在大庆市政府的支持下,大庆高新区管委会给予产业园7100平方米的场地支持,并帮助协调一批仪器设备。这是政校企合作共同推进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
油气钻完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破岩与高压水射流实验室负责人、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处处长、首批“龙江科技英才”,也都是李玮的头衔。
像李玮一样,有一批科研领军人才,在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中,引领优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一年多来,东北石油大学转化成果520项,总成交额2.11亿元,学校成果转化总成交额、省内成果转化成交额均居省属高校第一位。
“转化”因何而生?
搅热新现象 生态圈活力迸发
走进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扑面而来。
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实验室,一个正方形箱子看似不起眼,里面却蕴含着“黑科技”。“这是我们研制的相变储能装备,能够为油田系统等24小时持续供热。”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黑龙江省寒区新能源热利用及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栋言语里透着几分自豪。
为转化实验室成果,李栋组织成立了黑龙江迈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推广太阳能光热领域的集热设备、储热材料、储热模块和储热设备等多种新能源产品,目前已在大庆首个太阳能光热清洁供暖示范工程中应用。
在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各种“层理分明”的岩石很是吸睛。“这是页岩,也叫烃源岩,从中可以‘榨’出页岩油。”东北石油大学油页岩原位转化与数字岩心协同仿真方向带头人孙先达教授向记者介绍,“页岩油的发现、检测和开采都比常规石油难度更大。”经过26年的艰苦攻关,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颠覆性的石油勘探开发检测技术。其中,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可以对油田储层进行精细成像,首次实现了页岩油组分和密度的微观分布可视化,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最具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
孙先达团队还依托自主研发的多项页岩油分析检测核心技术,开发了页岩油现场车载移动检测平台,可提供一站式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井场快速分析服务,大大提高了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成果通过孙先达创立的黑龙江菏沣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转化,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500万元。
在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中,李玮、李栋、孙先达们不仅是高校的科研带头人,还是企业负责人,他们书写着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构建新机制 生态圈动力十足
在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的热浪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涌动,“五个转变”令人倍感振奋。
“通过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学校实现了五个转变,科研顶层设计实现了由散向聚转变,研究方向实现了由虚向实转变,校地企合作实现了由浅向深转变,教师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实现了由低到高转变,成果产出实现了由小到大转变。”东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洪峰有感而发。
高洪峰介绍,学校以推进创新创业生态圈和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构建起了“一三六”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导向,健全管理制度,打通转化链条,做强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政校企合作三大平台,推进高质量成果供给、高效率成果对接和高水平成果转化。
早在2016年,李玮就曾创办过企业,但他坦言今非昔比。“以前只是单纯研制设备卖钱,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启动以来,亲历省市和学校对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让科研成果发挥价值、服务产业振兴的新机遇,作为科研人员,感到心劲高、干劲足!”
2023年12月,还在谋划中的智能钻采装备产业园就依托实验室的独有硬核技术,与我国智能钻采装备龙头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目前产业园依托东北石油大学成果转化新生成了3家企业,已开展随钻扩眼工具、随钻测控仪器关键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智能钻采装备产业园构建‘孵化器+加速器’新模式,计划通过三年建设,推进随钻测控工具、智能钻井提速工具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亿元产值规模和页岩油气钻完井领域部分关键设备的国产替代,赋能页岩油开采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李玮对未来信心满满。
打造新环境 生态圈潜力无限
站在智能钻采装备产业园路口,大庆市科技局局长汪严明指着一列厂房说:“此前这里有家物流公司,但多数处于闲置状态。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以来,大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实地调研20余次,清理、盘活闲置楼宇,解决科技项目投融资问题,打造创新创业载体。”
“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建设涵盖了三校两所,除了东北石油大学,还包括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省科学院大庆分院。”汪严明介绍,为鼓励三校两所的科研人员将高质量成果在本地转化,2023年大庆市拿出1000万元对转化成果每项给予150万到200万元支持。同时,为提升企业的科技成果承载能力,对生态圈内的160余家优质科技企业给予资金奖励、金融贷款、项目推荐等政策支持,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并且针对在生态圈创业就业的硕士博士生及引进人才等出台“10给”政策,给予住房补贴等,吸引留住人才。
创新源头、中间平台、下游企业三端的政策激励有效衔接,为生态圈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如今,生态圈不仅是高校院所科研团队积极转化成果创办企业的首选地,也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创业乐园。
李栋教授科研团队的博士生王迪就是其中一位。他依托团队入选的黑龙江省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油气能源行业碳中和安全环保先进光学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成立了东油碳视科技(大庆)有限公司。王迪说:“李栋教授以3项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公司,依托这些专利成果,公司与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建立了联合研发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多组分气体激光检测智能巡检机器人、云台式可燃有毒气体遥测仪等新产品,应用到油气田场站智能监管领域。”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生态圈深度融合,激荡起澎湃的奋进力量,一大批科技成果正加速落地生“金”,为龙江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手记
在东北石油大学采访,校园内外,充溢着一股子劲儿。
钻劲儿。孙先达教授26年艰苦攻关,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颠覆性的石油勘探开发检测技术,他身上的那件白大褂不知陪他在实验室里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像孙先达教授这样的一批科研“狂人”,汇聚成东北石油大学独具特色的科研力量。
闯劲儿。在东北石油大学,在大庆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闯劲儿”是渗透进骨子里的基因。推动成果转化,办企业,开公司,即使曾经失败,依然矢志不渝。在美丽的校园,在火热的园区,他们推动着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干劲儿。实验室里的年轻面孔,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学校构建新机制,搭建大平台,让他们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大庆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活跃度,整个大庆都在“动”起来。每个人情绪饱满,干劲儿十足,激发着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有“钻劲儿+闯劲儿+干劲儿”加持,生态圈何愁不“出圈”!
新闻来源: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pad/con/202411/11/content_20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