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文校友王剑峰

来源:人文科学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5/04 15:48:54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东油人文校友王剑峰

 

大爱献黄土 情洒大槐树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剑峰

 

“三年的脱贫攻坚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不仅在扶贫,而且也在‘被扶贫’!”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王剑峰离开繁华的北京西单,来到陕西渭北旱塬的小山村——淳化县大槐树村,在整整三个年头中,带领大槐树村党建引领聚民心、立下承诺干实事、扶助特困暖民心、产业融合强发展,用热血与真诚浇灌,用责任与使命护佑,把“昔日问题村”变成了“乡风文明村”,凝聚出“放开眼界,不等不靠不计较;放开手脚,实干巧干不犹豫”的大槐树村精神。

 

 



简要事迹

 

王剑峰,男,1984年生人,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0届毕业生,现任中国银行总行派驻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大槐树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克服多重家庭困难,以每年驻村不低于330天,“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坚持“一支队伍、N件实事、扶心扶智、持续向前”的工作思路,创新“五抓五带”工作方式,探索出“项目带动、锤炼干部、留下队伍;群众参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立足长远、谋划产业、打造机制”的“扶心扶志工作方法”,为民办理实事32件,累计实施基础设施、产业、民生、教育等扶贫项目近40个,协调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建设完成18栋日光温室大棚,成为全县最大反季节蔬菜基地,持续推进“认养农业”,完成油桃树认养3000余棵;第二产业招商引入“品令”风味瓜子加工厂,实现千吨级食品加工产业落户村中,第三产业,建立大槐树村电商孵化中心,消费扶贫销售额超过2000多万元,直接助力贫困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村集体收入200多万元,累计惠及贫困群众5000余户,使昔日“问题三多村”向“乡风文明村”迈进。扶贫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和财经频道、人民网、新华网、国扶办官网、学习强国、中国扶贫、光明网等多家媒体和网站报道。个人先后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陕西脱贫攻坚奋斗人物奖”等多项省部级荣誉。


#01

强党建、建队伍,凝聚民心共发展

大槐树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北旱塬南端,干旱少雨、交通不畅、缺乏核心产业,225 825人的小村庄,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 46.3%,是典型的“上访群众多、村民矛盾多、干部问题多”的“三多”村。

“让老树发新芽,枯树再开花”。这是王剑峰了解大槐树村后的第一个想法。20185月,初来乍到的王剑峰委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彼时的大槐树村是“出行两脚泥、靠天吃口饭、村中无产业、无事生是非”,村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第一次村民大会就办成了一场“砸场子会”。会场稀稀拉拉坐着十几位村民,用王剑峰听不懂的方言说着“小北京”“小眼镜儿”“学生娃”的称谓,和“开啥会,开会发钱吗”“又是一个走个过场的”的各种质疑声。给急于与群众交流的王剑峰泼了一盆冷水,同时也让他深刻认识到群众对现状的不满和求变的迫切。会上,王剑峰没有着急表态,他要用行动和成绩争取话语权,把村民的心给隆起来。

为了凝聚民心,锻造一支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王剑峰从村委会改造项目开始。“必须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在思想上给村民们树立脱贫的意志和决心。”这种想法,与大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新旺不谋而合 ,“多年来,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们太需要看到新气象、新变化了。改造村委会就是聚人心、聚人气,通过抓党建来夯实基层堡垒。”于是,王剑峰与杨新旺带领村“两委”、包村干部一起,拜访企业、联系物资,争取到中国银行20万元的无偿资金支持,协调来1000吨水泥。当年9月5日,村委会改造破土动工 ;次年元旦,一座 450平方米的标准化党组织阵地竣工亮相。“那段日子,我们真挺不容易的。”大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杨新旺言语间不无骄傲,“资金不够,我们就‘化缘’来资金和水泥 ;工人不够用,我们村干部一起动手垒砖砌墙。干部和村民的心气儿一下凝聚到了一起。”村委会的改造,让村民们认识了这个“学生娃”的能力,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向王剑峰倾诉问计。“以前开会叫不来人,现在开会,楼道都站着群众。大家都想听听村里下一步要咋干,还会给村里带来哪些好事。”王剑峰认为,我们要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干事中树立起村党支部的信心,也给群众吃了一颗发展的定心丸。在村里路灯亮起的那晚,村民郝世亭在全村微信群里说的一句话——路灯照亮的不仅仅是路,而是我们老百姓的心。

 

#02

立承诺、显担当,铮铮誓言践使命

“这是村上四支队伍,与我们全体村民共同研究的17件实事,件件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给俺们立了‘军令状’,第一书记说他不干完这些,就不回北京、不回中行了”,老支书杨新旺在村公示牌前笑着说道。

17件实事”是村党支部按照“一支队伍、N件实事、扶心扶智、持续向前”的发展思路,是为乡村发展制定的任务书。村党支部坚持亮承诺、抓重点、明责任、强落实,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各项实事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各项实事全力推进,让村民看见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要让村民相信、信赖村党支部和帮扶干部。

2018年以来,王剑峰带领大槐树村党支部坚持以“N件实事”为抓手,脱贫攻坚期内,王剑峰以“抓党建促脱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民生和教育扶贫”等四大方面为统筹,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确立了为群众办理的17件和15件实事。2021年,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王剑峰再次带领全村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制定了为群众办理的16件实事。一年又一年,一件又一件,在小小的村落里,我们真实的看到,共产党人正用自己的铮铮誓言,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使命。

 

#03

建民生,暖民心,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剑峰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抓起,从最缺乏保障的群体抓起,改善好“每一位”农民的生活环境,解决好“每一位”农民的温饱问题,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

面对特殊的贫困群体,需要特殊的帮扶措施。为了让每一个特困群体都得到更多的关爱,大槐树村通过微信公众号吸引社会帮扶力量,在“大槐树村扶贫记”中,开展《我想有一间不透风的房》、《聚小流、汇大爱——大槐树“英雄”奶奶》、《五保户关爱计划》、《婆婆的爱心小扁豆》、《大槐树“圆梦”图书室》等爱心帮扶行动。借助社会帮扶力量,大槐树村完成了近20万元的特困群体帮扶计划,五保户每年都有了自己的专项过冬物资,“圆梦”图书馆的图书越来越丰富,留守儿童业余生活更加充实,村里15名贫困学子得到资助,4户残疾家庭得到了“一对一”帮扶,

2019年开始,大槐树村利用村集体产业利润对特困群体进行资助。经合作社股民共同商议决定,每年抽取一定比例利润,成立“防返贫帮扶金”和“乡村振兴帮扶金”,帮扶特困群体,开展“一评三治”(道德评议,德治、法治、自治),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同时,通过“党员活动小站”“村民发展大会”“三八妇女节茶话会”等多样化活动,让大槐树村焕发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04

兴产业、谋发展,三产融合开新局


干部群众的心气儿凝聚到了一起,接下来就是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王剑峰密集召开座谈会,听意见、找思路,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带领大槐树村找到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发展一产,守住农民的“根”与“魂”


为了夯实大槐树村产业发展的基础,解决农业“靠天吃饭”难题,从上任伊始,王剑峰就紧盯“引水上塬”灌溉工程用心用力,终于在2019年将沟底纵深300米的水引到的塬上,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难题,2020年再接再厉,把灌溉面积扩大至1800余亩。水一上塬,大槐树村农业发展随之“水到渠成”,村民们的干劲儿也更足了。“这个工程圆了村上几代人的心愿。我和9户村民联合建了18栋日光温室大棚,有了水咱就敢做产业了。”村民杨宝激动地说。目前,18栋日光温室大棚全面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和圣女果,初上市时,每斤批发价4元,村民们看着自己的产业有了收入,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已经从被动帮扶转变为主动脱贫。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园2座,其中日光温室大棚18栋,拱形大棚80个,经济作物花椒510亩、樱桃340亩、葡萄435亩、油桃200亩,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

为了让贫困户收入多元化,王剑峰瞄准农业供给端与市场需求端对接点,带领村民开起“开心农场”——城里人在线认领一块田当“农场主”,村民提供种植服务。在项目伊始的2019年就完成了64亩土地认养,61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每亩净增收500元;2020年一次性推动3000棵油桃树认养;2021年初步完成1692棵苹果树认养。通过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一产、三产融合,让群众没了后顾之忧,用分级销售的概念引导村民提高农作物品质,用三产倒逼一产,形成良性循环。

 

打造二产,增强群众的“胆”与“气”


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要拉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2019年初,王剑峰就开始谋划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多次前往河南、渭南等地调研面粉加、花椒烘干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终于在2020年成功引进大槐树村首家加工厂——咸阳爱客食品有限公司品令瓜子扶贫车间。“我们村也有工厂了,打工也不用出村了!”在村民大会上新扎工人樊宝利自豪的说。

在王剑峰的谋划中,瓜子厂的成功引进只是二产发展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面粉厂、花椒烘干厂等多家工厂入驻,让二产在大槐树村遍地开花,最终建成农产品加工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把职业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

 

发展三产,拓宽群众的“视”与“势”


20195月,大槐树村集体电商成立,一支稚嫩的电商运营团队正式上线。在实践中摸索出“第一书记开拓市场、大学生村官维护平台、返乡创业大学生整合供应链、村内干部组织协调、贫困群众提供产品”的五位一体运营模式,树立起“整合乡村优品,做农民自己的农产品供应链”的经营理念,创建了“大槐树村”农产品品牌,上线了水果生鲜、杂粮、干果零食、山货副食等四大类系列产品,实现月均发货上万件。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咸阳北四县苹果严重滞销,北四县果业局向中国银行发出求助函。王剑峰带领大槐树村集体电商销售队伍,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凭借自有供应链能力,承接了“助力抗疫、中国‘苹’安”消费扶贫活动。在第一时间奔赴北四县,实地走访10余家冷库,调研果品质量、存放数量、果品价格等苹果滞销情况,力求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苹果提供给中行爱心员工。历时45天,大槐树村集体电商保质保量完成发货16.5万件,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1000余户,提供就业机会5000余人次,平台好评率接近100%

在探索集体电商发展中,王剑峰和他的团队不仅没有局限于自身的发展,而且创新提出“大槐树村村集体电商合伙村”、“大槐树村乡村联盟”等模式,为其他想要发展村集体电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村子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服务,并提供相应订单支持,帮助其起步发展,实现更大面积的减贫带贫,如今在长武县、永寿县、旬邑县、淳化县、礼泉县等多地发展合伙村,利用各村优势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王剑峰曾说过:从身体上的“来扶贫”到内心中的“被扶贫”,我们是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人。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个人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同向而行;人生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个人的进步和时代的脉搏交相呼应。到最基层的农村炼一炼,到最艰苦的地区干一干,才会感受到最立体的中国,才能获得更多向上生长的力量。感恩新时代,给了我回到农村接受锻炼的机会,让地气山风滋润心灵,让爬坡过坎锤炼忠贞,让父老乡亲敦厚情怀,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版权所有:2019 东北石油大学

   黑ICP备14003409号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邮编:163318

   服务邮箱:Webmaster@nepu.edu.cn

  

今日共计访问量:
本站共计访问量: